产品列表
品牌专区
BOM询价
关于我们
Norsi-Trans公司总经理СергейОвчинников表示,公司目前已经采购了约100个龙芯处理器,将试生产一批使用龙芯处理器的设备。据悉,Norsi-Trans并非唯一计划在产品中使用龙芯处理器的俄罗斯电子制造商,Prombit公司的路线图中也包含类似计划。俄罗斯自研以摆脱对欧美依赖无论是军工还是民用,俄罗斯的芯片和零部件很多依赖从西方进口。军事方面,去年初俄乌冲突开始不久,就有报道显示,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大量使用美国和欧洲的产品和零配件。根据RUSI的报告,从当时在俄乌战场缴获的俄制武器拆解来看,其中27种武器和军事系统,从巡航导弹到防空系统,主要依赖西方部件。统计数据显示,从乌克兰回收的俄罗斯武器中,大约三分之二的部件由美国公司制造,其中美国ADI公司和德州仪器制造的产品占武器中所有西方组件的近四分之一。比如,2022年7月在乌克兰战场上发现的俄军9M727导弹,其车载计算机中就用到了赛普拉斯的芯片,9M727导弹作为俄罗斯最先进的武器之一,包含了31个外国部件。另外,俄罗斯Kh-101巡航导弹也包含30多个外国部件,包括美国英特尔和AMD旗下赛灵思公司制造的芯片。这是军用方面,俄罗斯在民用方面的芯片也多依靠进口,根据此前一份俄罗斯芯片进口记录报告,2021年俄罗斯上半年大约进口价值4000万美元的散装芯片,新冠疫情之前一年,俄罗斯芯片进口量大约为6000-7000万美元。据悉,除了军用,俄罗斯这些进口的芯片多用于汽车、工业设备。哈佛商学院教授Willy Shih称,俄罗斯很大一部分进口芯片是用于工业设备以及开关和电机控制等物品的模拟半导体,这些芯片多由美国、欧洲公司供应。具体来看,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俄罗斯进口额最高的品牌依次是英飞凌、Integra、三菱、赛米控、ABB、富士、AMPLEON、安森美、ST、威世等。英飞凌、ABB、AMPLEON、ST是欧洲公司,Integra、安森美、威世是美国公司,另外俄罗斯也会通过迪拜和其他地方的分销商,购买来自美国TI、ADI这两家最大的模拟芯片公司的产品。过去俄罗斯一直致力于摆脱对欧美国家的芯片依赖。2022年初俄乌冲突开始后,美国出台全面的制裁和出口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向俄罗斯出售指定的高科技产品,高端半导体产品等,欧盟几乎同步响应,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相继跟上。受到制裁的俄罗斯,无法采购到相关的芯片产品,其摆脱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依赖的愿望更强。可以看到,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俄罗斯大力投入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比如,俄罗斯斥资70亿卢布的金额,支助俄罗斯为数不多的民间半导体公司Mikron,用以提升该公司的产能。Mikron是俄罗斯最大的芯片公司,既可以代工又可以设计,能以0.18微米到90纳米的制程技术来生产半导体,这些并不先进的成熟制程足以生产交通卡、物联网、甚至是一些通用处理器芯片。之前还传出俄罗斯开始自研光刻机。日前,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提出了微电子发展路线图,报道称,当前该国的微电子企业可生产130nm制程产品,最新的目标是2026年量产65nm芯片节点工艺、2027年在本土制造28nm芯片、2030年则量产14nm。当地专家认为,这些技术将有助于生产基于Linux和RISC-V的经济型笔记本电脑。俄罗斯芯片的另一条出路虽然投入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是长久之计,然而短期内还没有办法很快出成果。对于俄罗斯来说,在受到美国多方制裁的情况下,还能够从其他国家买到可用的芯片,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事。根据此前的统计,俄罗斯的芯片进口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大陆、美国、中国香港和芬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在2017年到2021年上半年的四年半里,俄罗斯从德国进口数额最大,达到近1亿美元,从中国大陆进口2500万美元,与美国、中国香港接近。从上述数据来看,除了从欧美国家进口芯片之外,俄罗斯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芯片量也很大。欧美日韩等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出口管制之后,事实上,俄罗斯从中国大陆进口芯片也存在难度。此前美国曾表示,如果中国企业不遵守美国对俄出口管制措施,将切断其生产所需的美国设备和软件供应。不过有一点可以明晰,如果中国设计生产的芯片,是完全自主的,没有用欧美国家的设备和软件,那么这样的芯片除了自用之外,同样可以出口给俄罗斯。此次俄罗斯设备采用龙芯的处理器,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为了减少或者摆脱对Intel和AMD等美国技术的依赖。龙芯中科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处理器及配套芯片产品与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业务。目前,龙芯中科基于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两条主线开展产业生态建设,面向网络安全、办公与业务信息化、工控及物联网等领域,与合作伙伴保持全面的市场合作,系列产品在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龙芯中科是国内唯一坚持基于自主指令系统构建独立于Wintel体系和AA体系的开放性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的CPU企业。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自主CPU研发和软件生态建设的体系化关键核心技术积累。俄罗斯企业将采用的龙芯5000系列芯片,比如龙芯3A5000,64位四核处理器,主频2.3-2.5GHz,片上集成4个LA464处理器核,集成双通道DDR4-3200 和HT3.0接口,适用于桌面与终端类应用;龙芯3C5000L,64位十六核处理器,主频2.0-2.2GHz,集成四个3A5000硅片,集成四通道 DDR4-3200和HT3.0接口,最高支持四路互联,适用于服务器类应用。龙芯3C5000,64位十六核处理器,主频2.0-2.2GHz,片上集成16个高性能LA464处理器核,集成四通道DDR4-3200和HT3.0接口,最高支持十六路互联,适于服务器类应用;龙芯3D5000,64位三十二核处理器,主频2.0GHz,集成两个3C5000硅片,集成八通道DDR4-3200和HT3.0接口,最高支持四路互联,适用于服务器类应用。
俄罗斯自研以摆脱对欧美依赖
俄罗斯芯片的另一条出路
近年来,芯片方面的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从设计、生产再到测试、封装,每个环节,技术都在不断进步。由于美国对中国芯片业进行打压,中国大陆企业不能进口高端光刻机,但是在刻蚀和先进封装等环节,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和世界领先水平一较高下的能力。在没有先进光科技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把两个或以上芯片叠加到一起,可以提升芯片的性能,这也是大陆企业突破美国各种禁令的优选解决方案。而芯片制程的下降已经遇到了瓶颈,先进封装技术正在全球芯片行业得到更多的重视。中国的先进封装技术取得突破近日,中国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NSCC)宣布,已经实现了中国首个4纳米芯片的封装。先进封装其实包含了芯片生产之后的一系列技术,包括2.5D封装、3D封装和Chiplet 等。可以在不缩小芯片制程的情况下,让芯片面积更小,性能更强,比如两块14纳米制程的芯片通过叠加,可以达到相当于10纳米芯片的性能。由于无法获得高端光刻机,中国芯片的制程目前被限制在14纳米,想要获得面积更小、性能更强的芯片,先进封装技术的突破就显得更为重要。此前,通富微电已经实现了5纳米的Chiplet技术,而且吸引了美国企业AMD的青睐,把自己80%的封装业务交给了这家中国企业。这次超算中心的成果,也吸引到了更多美国芯片巨头的关注,他们纷纷抛出橄榄枝,想要和中国企业进一步合作。美国的确在芯片生产领域拥有众多专利,但是其自身在封装方面却没有足够的产能。目前,长电科技等中国企业已经占领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封装市场份额,而美国企业却仅占有3%的份额。美国的芯片巨头,例如英特尔和美光,都要依赖国外,尤其是亚洲的企业进行芯片封装。芯片封装技术,也是目前我国在芯片制造的各个领域中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芯片的传统封装基本上只是加上保护性的外壳,但先进封装却需要联通几块芯片,提升性能的同时还要解决发热和良品率等问题,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美国此前出台了针对先进封装的鼓励措施,相关企业也在扩大芯片封装业的布局。但他们仍然在寻求和中国企业的合作,足以说明中国企业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得到了相当高的认可度。以往,芯片企业“卷”的都是芯片的制程,比如台积电和三星,先后宣布量产3纳米芯片,根据摩尔定律,这已经逼近了芯片理论上的极限尺寸,也就是1纳米。但是在这种极限的制程下,芯片会难以避免地出现某些故障,导致其良品率难以保证。据说,三星3纳米的良品率就只有10%-20%,而且其生产成本成倍增加。更关键的是,用得上,用得起这类芯片目前也只有苹果等少数企业。所以,各国都把目光转向了芯片的先进封装,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目前全球范围内,芯片先进封装的市场正在高速增长,根据权威预测,2027年其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50亿美元。先进封装市场对中国芯片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契机。芯片封装领域不受光刻机等设备出口限令的影响,中国大陆的企业正在加速从传统封装转向先进封装。这次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完成的4纳米芯片封装,已经很接近三星和台积电3纳米制程了。随着大数据、自动驾驶、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对芯片先进封装技术的需求也在提升。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可以成为让中国芯片业摆脱“卡脖子”局面的突破口。和美国企业的合作,可以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以往美国的制裁,已经伤害了不少美国芯片企业的利益。中国拥有人才和生产成本优势,美国则拥有资金和技术,如果双方能够在芯片封装领域合作,将有希望获得一种共赢的新局面。为了促进中国的芯片封装产业,中国已经在联合60多家国内企业,发布了Cliplet方面的技术标准。对相关产品的数据传输速率、接口等技术指标都做出了规范。有了我们自己的技术标准和先进技术,就不必再被动跟随美韩等国的要求。而我们的芯片产业原本又有着庞大的市场和较完善的产业链,未来,先进封装技术会对芯片行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三星、台积电能量产的芯片的制程达到了3纳米,这已经接近了芯片的物理极限。因此各国都把目光转向了不需要缩小芯片制程,也能提升芯片性能,缩小面积的先进封装技术。先进封装技术已经成了芯片行业新的突破口。近日,中国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宣布实现了中国首个4纳米芯片的封装。这是中国芯片封装领域的一大进步,而且吸引了英特尔等美国企业的注意,美国在芯片封装方面市占率较低,因此他们在积极寻求和中国芯片企业的合作。而这样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国芯片业摆脱美国制裁的一个契机。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中,TI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拥有着众多热门型号。TI德州仪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电子技术解决方案,其主营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 首先,我们来看看TI德州仪器的主要产品线。作为半导体领域的领导者之一,TI德州仪器推出了多款热门型号。其中,最知名的系列之一是TI OMAP系列,它是一款面向移动设备的处理器平台。TI OMAP系列具备卓越的性能和低功耗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此外,TI德州仪器还生产出了TMS32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通信、音频、视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TI德州仪器的主营业务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工业、汽车、通信等。在工业领域,TI德州仪器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制造、自动化控制等目标。汽车领域是另一个重要的市场,TI德州仪器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安全系统、信息娱乐等方面。在通信领域,TI德州仪器的芯片和解决方案能够支持多种通信标准,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总结起来,TI德州仪器是一家在半导体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的公司。其热门型号包括TI OMAP系列和TMS32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领域涵盖工业、汽车、通信等行业。无论是在移动设备还是智能制造领域,TI德州仪器都凭借其创新和可靠性享有盛誉。
询价列表 ( 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