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幻想和自嗨,从市场情况来看中国芯的短板还有很多。
一直不能被解决的先进半导体设备引进问题;先进芯片代工工艺被张忠谋不看好和台积电至少5-6年的差距;美国半导体拉拢多个半导体国家对大陆市场的半导体发展进行疯狂的“围剿”等等,这些对于我们而言,都不是一个利好的局面。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国内被看好的芯片代工大厂中芯国际官方又撤销了14nm工艺的相关信息。在中芯的官网上,只有28nm,40nm乃至更加成熟的芯片工艺信息,之前一直被誉为和台积电先进工艺比拼的N+1以及N+2等工艺在小规模的试产之后,消失在了中芯的官网。外界猜测,在中芯大力扩张28nm产能的时候,14nm工艺在短时间内或许不在中芯的考虑范围。
但实际上,中芯芯片出货数据被爆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局面大概率跟28nm的扩产没有太大关系。
据公开消息显示,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中中芯的毛利率相当低,占比21%。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台积电占56.3%、联电35.5%、华虹32.1%以及格芯28.5%。其中台积电的毛利率高是正常的,毕竟台积电主打的是先进芯片工艺的代工,且在这个领域上三星和英特尔暂时还没有办法就技术实力和产能上和台积电比拼,台积电有市场订单优势,自然毛利率高。
至于中芯大部分的市场订单来自于成熟订单,在这个市场上虽然需求高,但是竞争力大,导致中芯的毛利率也不会太高。这说明扩充28nm的芯片产能并不能提升营收水平,相反如果把工艺掐在14nm这个节点上,中芯还有可能和前几位去争一争。然而,14nm在中芯的官网近乎销声匿迹,这不符合营收发展规律,因此不太可能是和28nm的市场扩产有关系。毕竟,中芯进军芯片代工行业不是为了做善事,而是为了赚钱。放着明明可能赚钱的14nm工艺“下架”,去争取一个毛利率并不是很高的成熟工艺市场,也稍微有些不合理。
不过不管中芯是什么原因,但在这种14nm订单依旧被掌握在外界手中的情况下,外媒直言:这是“美芯”的转机来了。
虽然美国半导体就先进半导体设备以及先进的芯片产品都拉进了限制的名单中,然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庞大的大陆市场可以拯救不少美企们现在雪上加霜的时刻。诚如美半导体协会公开所言:中国市场美企们是一定要进入的。事实上,在对于大陆市场的出货上,美国半导体已经就“美芯”有所松口,比如公开澄清一些美企过度误解了芯片禁令,比如说面对英伟达、AMD专供大陆市场的先进芯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美国半导体的出货在限制下还飙升了大陆市场上的第一名,一度超越了和我们半导体出口联系紧密的韩国半导体。可见,尽管在层层加码的限制当下,美芯要出货的心思很强烈。现如今,我们的14nm又遥遥无期,刚好这个节点又是先进和成熟工艺的节点,如果我们国内替代化不加快,又必须要使用这一类工艺芯片的时候,我们只有朝美企抛出橄榄枝,或打开14nm出货的缺口,也或是找一个绕开限制的专供产品来赚大陆市场客户的钱。
当然,就算是低调而为所以看不见14nm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我们大概率都是看不到大规模的产能。毕竟,美芯片限制还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一场科技的博弈还看不到终点。在这里IC采购网永芯易的小编想说,中国芯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这中间需要经历的过程也是需要时间去一步步实现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