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品牌专区
BOM询价
关于我们
《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根据各厂商2022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2023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2023 top suppliers)。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蝉联前四名。中国企业宁德时代进入前十名,名列第五位。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地 2022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
1、博世(Robert Bosch) 德国 504.56亿美元
全球景气去年下半年起下滑,笔电等消费性市场享受阶段红利后,需求出现滑落,导致终端库存水位高档,不过,经历3季库存调整后,品牌、供货商纷纷看到库存去化迹象,预计下半年需求可望逐步回温。厂商:重点仍在需求、但下半年可望迎来传统旺季品牌厂宏碁表示,第二季来到转折点,本季下半起已明显订单涌进,除教育标案外,商用、消费及电竞等领域都有看到较大量的订单。华硕表示,库存去化已经见效,第二季动能优于第一季,库存已经不是华硕、通路或产业的问题,重点仍在需求,但仍可预期下半年的传统季节性需求浮现,但全年市场出货量仍会低于去年。代工厂方面,仁宝指出,现在也接获很多急单,下半年可望迎来传统旺季,上下半年营收比估 45:55,若需求强可望达 40:60,预期下半年营收、获利可望逐季增。笔电出货方面,仁宝认为,第三季出货预计将较本季成长双位数,其他代工厂方面,英业达预估第三季笔电低双位数成长,广达则认为第三季将迎来消费性产品出货高峰。纬创表示,笔电、PC 预期今年逐季成长,和硕则认为,第二季维持与首季出货持平的展望,在季底效应、客户拉货带动,6 月笔电出货可望微幅成长,而通讯产品将因淡季影响而小幅衰退。此外,随着 OEM 重启部分拉货,笔电相关IC也感受需求回温,如义隆触摸板出货已率先回升,MOSFET 与高速传输接口等同样看好第三季动能。PC为何回升?首先是整个半导体市场周期的影响。如果这一次的半导体周期从2019年6月份开始,截至2023年4月,已经过去了46个月,按照以往半导体行业42个月的周期,下一波的周期已经开始,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市场已经向上了。如今也该到PC,慢慢上升的时刻了。其次是整个行业渠道库存的消耗周期已经逐渐接近尾声,库存水平的减少势必会对PC 市场的复苏产生良性影响。联想就预计在2023年第三季度,最晚至第四季度,PC需求将逐步复苏。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库存的过程到这个季度末基本就完成了,从下个季度开始,出货量和激活量应该基本是同样的曲线,比较趋于一致了,而且如果只看今年下半年的话,我们相信出货量可能会获得同比的增长。”PC需求复苏:换机潮、AI联想判断PC需求复苏还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目前Win10 系统的周期即将结束,2024年新的Win11系统预计将进一步拉动终端用户需求。另一方面,AI的发展也推动了以 PC 为中心的高性能 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求。联想的判断也符合芯片设计行业对PC后市的看好。消息人士透露,芯片设计行业正在为2024年可能出现的PC换机潮作准备,预计明年对于芯片的需求将会有明显增长。芯片设计行业对2024、2025年的预期比较乐观,这是由于Win10操作系统向Win11的迭代将加速进行,将促进PC市场的更新换代,此外电脑制造商也预计2024年将出现换机潮,这会带动相关芯片的出货。数据显示,目前微软操作系统中,Win11的市场份额约为30%,Win10的份额约为70%,这意味着未来会有巨大的PC更换需求。PC供应商还对商用电脑的更新给予厚望,这一市场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消息人士称,即将到来的企业PC更新需求,将为芯片行业注入巨大动力。市场调查机构也普遍做出了乐观预期。IDC 预测随着经济的逐步稳定,预期 2023年后半年PC市场将整体向好,2023年下半年 PC 市场同比增长率将为3.7%。Counterpoint Research也预计整体 PC 市场将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后半段开始逐渐复苏,有望于 2023 年下半年实现相对强劲的增长。
今年三季度以来,消费电子和芯片市场需求稍现暖意,复苏拐点何时来临成为焦点。“我们有感受到复苏信号,手机、智能家居甚至PC,现在的需求和半年前相比都有所回升,但恢复到5%、10%还是20%需要观察,整体需求好转预计要到明年下半年。”近日,瑞萨电子全球销售及市场本部副总裁赖长青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道。在业界看来,下半年景气度将好于上半年,瑞萨电子等半导体企业也在加速“筑底”,面向未来市场进行布局。11月上旬,瑞萨电子动作频频,先是发布了RA8系列MCU,该系列MCU是业界首款采用Arm Cortex-M85处理器的产品,可应用于工业、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办公自动化、医疗、可穿戴(智能眼镜)等应用终端。随后,瑞萨电子又针对汽车领域公布了下一代片上系统(SoC)和微控制器(MCU)的路线图。从中也能看出瑞萨电子瞄准的赛道,从产品分类看,MCU是其拳头产品,同时瑞萨电子还有MPU、SoC、模拟芯片、电源及功率半导体、无线连接和传感器等产品线。作为MCU龙头,瑞萨电子2022年全球MCU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7%,居于第一阵营领跑。从应用分类看,汽车是核心领域之一,工业、消费电子等都有覆盖。在近日的进博会上,瑞萨电子也展出了多款面向智能工业、物联网及汽车电子的解决方案。谈及市场增长点,赖长青告诉记者:“除了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工业之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增长也很值得期待,可能是螺旋式、也可能是起伏式,但是整体趋势是成长的。”近年来瑞萨电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收购,来完善产品矩阵,也更加全球化、多元化。在去年低迷的周期底部,瑞萨电子也是逆势增长的半导体龙头之一,2022年其营收利润双增长。当然,来到2023年全行业增速都受到影响。但是瑞萨电子已经抛出高增长的新目标,计划2030年销售额增长至200亿美元,成为全球前三的嵌入式半导体方案供应商,市值较2022年提升6倍。目前,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在30%左右,赖长青表示,瑞萨电子将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市场。当前,半导体厂商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的挑战,谈及美国的新规对供应链的影响,赖长青谈道:“对瑞萨电子而言影响有限,因为新规主要集中在非常先进的制程,瑞萨产品主要覆盖的汽车、工业、消费类、基础设施等应用领域,影响不大。”赖长青(以下简称《21世纪》):今年MCU等芯片的紧缺状况基本缓解,如何看待目前的供需关系?赖长青:前几年主要的矛盾是供应紧缺,有多方面的原因。疫情初期,行业对未来的预估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别,之后,在家办公、在线上学等原因,进一步导致供需之间的脱节,造成了很大的供应问题。疫情好转后,其实部分需求有一些透支,而此前因为供应紧张,不少客户会备更多的货,这就导致每个环节都有库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下滑,需求也有一些下跌,再加上前几年复杂的供应形势,都引发了库存问题。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今年以来行业对库存快速消化,并且市场的需求更加平稳。整体而言,大家对未来保持相对谨慎的乐观态度。《21世纪》:现在三季度结束,供应链上芯片库存是否已经达到比较健康的位置?赖长青:如果跟半年前比肯定健康很多,如果跟三年前比(有差距)。因为供需从来没有平衡过,行业又有反应的滞后期,所以导致整个供应本身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平衡,所以库存会始终存在。目前整体行业的预测,主要还是取决于需求,业内基本认为到明年的下半年,需求会比现在要好转很多,消费类的明显复苏还需要一点时间。《21世纪》:近年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是今年增速有所放缓,如何看待该赛道的成长?赖长青:对半导体产业而言,汽车业务的成长是来自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相比,所需要的芯片数量是6到8倍甚至更多。我们分析过,中低端的新能源车所需要的芯片,一辆就达到1200美元左右,高端车型甚至能达到1800美元以上。现在中国引领新能源车市场,同时也在推动全球新能源车的格局发展。过去三年新能源汽车呈现爆炸性的成长,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只是增幅不会那么大。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很多年新能源车的数量将继续成长,所以芯片的需求肯定也是继续成长。《21世纪》:现在一些汽车整机厂商也布局芯片,如何看待产业链条上的竞合关系?赖长青:有些客户是从供应安全的角度,希望自己能生产和能供应一部分核心关键的器件。行业非常大,同时变化很快,客户需要多渠道的供应,保证供应得更安全更稳妥。另一方面,技术不断变化,不管是车厂还是Tier1,任何环境里对合作的判断标准还是在于技术是否领先、产品是否可靠、供应是否能保证、服务支持是否快速高效等。强化多架构生态深耕中国市场《21世纪》:以竞争激烈的MCU市场为例,怎么保持核心竞争力并稳步增长?赖长青:瑞萨做MCU的时间非常长。从最早的三菱到日立再到NEC,这些都是老牌的日本公司,一直从单片机,就是从MCU起家。我们的产品品类齐全,有瑞萨自有核的MCU,同时也大力投资Arm核的MCU,还布局了开源的RISC-V架构,并且覆盖了8位、16位到32位的MCU。很重要的是,我们持续投入MCU生态建设,和上下游,包括开发工具、代理商、软件、硬件合作伙伴高度配合。也有瑞萨供应能力的支撑,比如我们都是用双备份的生产策略来让客户消除供应的担心。《21世纪》:在RISC-V架构上,瑞萨电子有哪些新规划?RISC-V整体生态有何进展?赖长青:现在我们RISC-V架构主要在MPU产品上,针对马达控制等领域已经推出好几款产品,而且有些产品在中国已经开始量产。瑞萨希望更多地参与到RISC-V的生态建设中,推出更多RISC-V的产品,从MPU到MCU的研发都在持续地投入。目前从客户的反馈看,和两三年前比需求没有那么急迫,就中国的情况来说,(MCU、MPU)RISC-V架构的增长速度可能没有以前设想的那么快,但肯定市场是继续成长的。还有很重要一个因素在于生态,MCU的系列产品中,RISC-V毕竟是一个新的产品大类,生态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21世纪》:在中国市场上,瑞萨电子有哪些新的布局和增长目标?赖长青:中国一直是瑞萨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很大,又是一个很复杂、结构相当丰富的市场,在如此多元化的市场中瑞萨会寻求更多的突破。瑞萨主要专注在四大市场,一是汽车,包括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其二是工业自动化、智慧工业;第三个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设备和信息中心的建设;第四个就是物联网,IOT的各种智能终端,手机等。在这些领域中,中国都是非常大的市场,而且也会继续成长。很多中国客户也逐渐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和更为重要的市场地位,所以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支持客户及产业的发展。
询价列表 ( 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