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品牌专区
BOM询价
关于我们
全球通信芯片企业90家(TOP 90)
注:排名无先后,仅供参考,如有遗漏错误之处请指正。
哲库解散后芯片工程师何去何从?24小时内3000工程师全被“瓜分”?在OPPO宣布终止自研芯片业务4天后,深圳迎来一场上万人规模的国际半导体技术应用展览会。不过现场并不是“寒风瑟瑟”,而是人声鼎沸。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探馆时发现,4万平方米的展馆外围被车辆塞得水泄不通。超600家展商的员工,连夜用小货车把展示设备运进场馆;上千名工程师背着双肩包走出地铁站,进入场馆寻找“芯”机会。在IC厂商受到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同时,“芯”技术、“芯”商机也在风云诡谲的市场迷雾里浮现。业内看好化合物半导体一身干练黑色套装的南京鼎华智能产品总监古惠瑜,一边拖着行李箱,一边打着电话,出现在国际半导体展会的采访室外。鼎华智能是鼎捷软件子公司,2014年鼎捷软件(300378.SZ)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古惠瑜在半导体软件公司工作了16年,自2016年起,随着长三角大规模建设半导体厂,她也北上找寻更多机会。近3年时间里,鼎华智能在国内开拓出近80家半导体厂客户,经手3000余台设备的自动化集成。古惠瑜明显感觉到,国内半导体近3年的发展势头很猛,犹如按下了快进键。“像半导体设备方面,国内头部企业已经做好了全链路替代的准备,中国版应用材料已经出现了。”她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作为软件服务商,近期古惠瑜与很多客户交流中发现,半导体正在技术路线上出现了弯道超车的“芯”机会——化合物半导体。以往半导体材料是以硅(Si)、锗(Ge)材料为主,但在硅晶片工艺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可以再向上进步的空间有限。但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双雄”,具有可承载更高电压、更大功率、更耐高温等鲜明特点,是下一步发展汽车电子、AI大规模计算、军事通讯等领域的关键突破口。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业界有不少芯片老兵正在瞄准化合物半导体的创业机会。目前深圳仅凭一张有关氮化镓技术路线的商业计划书(BP),就能立马筹集到3000-5000万的启动资金。同时,像是OPPO这类传统硅晶片设计公司解散,也为化合物半导体的崛起输送了人才。“虽然国外限制了部分硅晶技术传播,但是这部分人才与传统硅晶片人才所需的经验重叠,因此这部分的人才顺理成章地流到了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一位芯片界HR说。OPPO宣布解散哲库后,国内半导体厂的HR犹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不到24小时便将3000余名工程师瓜分干净。芯片算力不够,插件和替补来凑然而,目前化合物半导体“双雄”的制造成本高昂,加上近期半导体行业正在穿越周期,市场低迷的情绪困住了创新的步伐。一位芯片集成商总代理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手里压了1亿美元的消费电子芯片存货卖不出去。因此愿意在此刻毅然决然朝新技术路线挺进的厂商并不多。但经历了3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古惠瑜表示,对比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目前“新方向已经浮现。如果在超车过程中的方向把控准确,下一个电动车颠覆燃油车的故事,有望在中国再度发生。”但从BP到规模化量产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在周期波动下,应付现有困境?上述芯片集成商总代理表示,目前业内出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不受出口限制的芯片型号中,加装一个外部插件,以此满足芯片算力或功率不够的问题。不仅是芯片本身有外挂,与芯片有关的软件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开发插件。古惠瑜表示,在行业不景气下,鼎华智能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车间想尝试转型生产化合物半导体,我们可以在现有系统上加装一套插件,让厂商的试错成本最小化。”与此同时,业界正在积极寻找可替代英伟达、高通等厂家的高端芯片。上述人士称,近期他们大量采购了一家以色列芯片制造商Hailo的芯片。Hailo作为2017年成立的边缘AI芯片初创公司,截至2021年底,估值已达10亿美元,一跃成为AI芯片领域的当红炸子鸡。Hailo芯片的背后也有中资机构的身影。2018年,在中国风险投资公司耀途资本的主导下,Hailo A轮融资规模扩大至 2100 万美元。2020年,Hailo得到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产业界的认可。Hailo、富士康和Socionext在人工智能处理和视频分析方面达成三方合作。AI“芯”催生新叙事在AI走入ChatGPT时刻的今年,不仅为存算一体芯片带来了新希望,也加速了AI在工业场景上的落地。后续也将催生出更多场景对AI芯片的需求。以工厂质检环节为例,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发展的同时,对于工厂自动化生产的要求更为迫切。以往人工带来的不可控因素,成为了工厂提质增效的重点。不少半导体软件厂正在加紧研究如何用ChatGPT提升代码质量。古惠瑜表示,公司内部算法团队正在开发AI化的任务型管理软件,将管理运营和车间生产相结合,借助AI辅助判断物料采购、仓储物流等决策,提升工厂整体运行效率。除了视觉,在听觉上也能与AI做更深入地结合。一位MCU芯片公司的算法团队负责人表示,近期公司正在研发可记录特定声音词条的MCU芯片。“例如,用AI模型去训练算法理解每个语义背后对应的指令,再以语音模块的形式将算法指令固化到MCU芯片里。最后达成的效果将是,人为声控完全取代白色家电中的遥控器。”上述负责人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然而,AI芯片的故事并不是今年才有,业界已经冷热交替了多轮,甚至有点像是“狼来了”的故事。不少市场敏感性的中间商,对于AI新叙事,直言现阶段“不买账”。“不少AI工业方案的产品,竞争力不明显,目标市场对高算力的产品的需求量也还没起来。”其中一位经常与一线大厂采购交流的中间商如此评价道。藏在小家电里的“芯”商机去年开始,染着前卫发色的小姐姐们,手持外观长得像戴森的高速吹风机,叫着“要什么来什么风”的电梯广告在楼宇里大规模铺开。这里面就蕴含了“芯”商机。戴森是英国一家以吸尘器起家的家电公司。戴森将对“风”在温度和力度上的微妙把控,延续到了风扇和吹风机等小家电上,并一举创造出了吹风机界的“苹果”,以高科技感的紫色外观和高效的吹风体验赢得了贵妇和潮流女孩的心。对标戴森等高端吹风机,国内一些厂商也生产“平替”版本的吹风机,价格从逾千元跳水至百元。之所以能够在成本端“卷”赢,从技术上说,除了国内在高速马达上的技术突破,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内“芯”——国产MCU芯片崛起。正所谓好马配好鞍。高速马达的背后需要精妙的算法做支撑。而凝聚着精妙算法的载体就是MCU芯片。这一颗颗MCU芯片,相当于一个个神经元,分毫不差地控制着高速吹风机里电机的转速。“若是高速电机背后没有好的算法去匹配,马达每转一次,对吹风机的寿命都是一种伤害。而品牌的力量有时候就体现在耐用度上。”航顺芯片电机算法经理朱益芬说。
美国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近日宣布,计划未来几年对其位于中国西安的封装测试工厂投资43亿元人民币,已决定收购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力成西安)的封装设备,增建新厂房,引进全新且高性能的封装和测试设备,以期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近年来,为打压和遏制中国科技特别是芯片产业发展,美国相继出台包括《芯片和科技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法案及措施,阻止向中国供应芯片先进制程的技术、设备及材料。作为美国最大的电脑存储芯片生产商,美光科技此次在西安投资建厂,释放出一个明显信号: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稳步发展,芯片领域的需求和制造规模将显著放大,外国企业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巨大市场。半导体产业链本来就是全球化的,中国坚定不移支持产业链国际合作。但同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产品须符合中国的安全标准。就是这家美光科技,在今年5月份暴露出产品安全隐患,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其按照相关规定排除隐患,才能继续开展生产、提供服务。近年来,大量外企遵循产业链、供应链规律,投资中国市场,有力推动了芯片产业的架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各企业之间按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原则,才能利用好各自优势资源,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向好发展,并从中获益。中国巨大的芯片市场需要多元化的供给渠道,外资企业有巨大发展空间,国内企业也将在与外企竞争中得到淬炼。国内企业应主动拥抱合作,主动参与竞争。同时,要有危机意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短期内,我国高制程芯片制造还难以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国内芯片企业必须千方百计加强基础研究,在技术、生产和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加快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要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发持续创新活力,支撑产业长期发展。
询价列表 ( 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