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美采用多重限制措施,挑起了“芯片之争”,让全球芯片行业发展也受其影响。美方逐步增加限制条件,严重破坏了全球化及行业规则,也让不少半导体巨头尝到了苦果,因此,不少企业根本就不支持,甚至发出反对之声。
近日,英伟达就公开发声了,向拜登当局发出警告,称:中国市场无可替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市场。
5月24日,《金融时报》报道称,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公开场合发声称:美国挑起的芯片大战会给美国科技造成巨大损害,如果美企无法与中国进行贸易,它们将“遭受巨大损失”。
黄仁勋表示,中国占据美国科技产业三分之一的市场,是半导体零部件来源地和产品终端市场,中国市场是不可能被取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市场。他表示,如果英伟达被剥夺了中国市场,我们没有应急措施。
在黄仁勋看来,拜登加强半导体出口限制,反而会让其企图用于扶持美国芯片业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彻底失败”。因此,他警告拜登当局,在实施进一步限制是必须要“深思熟虑”。
事实上,对拜登当局的警告,英伟达并不是第一个做,还有不少其他半导体巨头。
比如,早在华为被断供时,高通就公开发声,表示每年会损失80亿美元,这很不划算。而当老美要断供华为4G芯片时,高通就公开表示:美当局对华为采取的制裁措施是不公平的,这些措施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还有光刻机巨头ASML,在确定了DUV被禁售后,也多次公开发声警告。ASML总裁彼得·温宁克上月底公开指责,一些国家所谓的“安全计划”,将导致半导体行业产生“连锁反应”。当然,指责的是哪个国家不言而明。
当然,除了半导体巨头们发出警告,还有美半导体协会也发出不满。本月初,美半导体协会总裁约翰·纽菲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我们(美芯)最大的市场,因而,我们(美芯片企业)不能缺席中国市场。”
然而,这些警告对于拜登来说,可能都不会听劝阻,或许为了达到目的,依旧会让无数半导体企业会变成其芯片战的炮灰。
因此,如果这些半导体企业想要过自己的好日子,那就需要有更多的企业站出来,发出声音。
下一个发声的会是谁呢?
据笔者观察,很多企业警告拜登当局,都是在其搞所谓的“三方协议”,增加了限制措施力度后。在三方协议当中的企业包含:美企、荷企和日企,因此,受影响较大的企业都会这些。
鉴于日本积极响应,还很乐意当炮灰,所以,可以不用考虑日企了。而荷兰方面也就是ASML最为重要了,不过,该企业已经发声并警告过美当局,所以,下一个发声的更有可能是美企。
那么,有哪些美企会受较大影响呢?
据数据显示,基本上美芯片企业都受到影响,约有30家美芯片企业下调了收入预期,在美上市半导体企业的总市值“蒸发”了超1.52万亿美元(约11万亿元)。
而影响较大基本上芯片巨头企业,如高通、英特尔、ADM、美光、ARM、NVIDIA等巨头,均出现了“股价暴跌、业绩不及预期”的双重打击。2023年一季度,各巨头业绩报告无一例外都在跌,英特尔跌得最惨,一季度利润净亏损达到27.6亿美元。
想必这些企业不可能没有抱怨,事实上,AMD、英特尔公司也曾表示非常重视这些措施对其公司的影响,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其他美企还有:泛林集团、应用材料公司、科磊都有过类似表示。
说明这些美企都是十分重视中国市场,毕竟大部分美企有近三成的营收来自我国,如果限制措施一再加强,对这些美企的损害不亚于中企。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美企也是一样需要维护自身“利益”。因此,下一个要出来发声警告拜登当局的,或许就在这些还未公开发表警告言论的美企,如:AMD、英特尔、美光、ARM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