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
品牌专区
BOM询价
关于我们
微软的自研AI芯片计划其实很久之前就有传言,微软内部在进行AI芯片的研发,产品代号名为“雅典娜”。考虑到微软此前并没有太多芯片设计的经验,不少人猜测微软很可能求助于有过联合设计合作的AMD,为其定制这一AI芯片。然而微软发言人也已经公开表示,AMD与“雅典娜”的设计开发并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以猜测这会是一颗正宗的“微软自研”芯片。微软过去决定自研AI芯片的理由很简单,竞争对手无论是亚马逊,还是谷歌都早早进行了服务器AI芯片的开发,而微软的Azure虽然维持着市占率第二,但始终没有推出自研的AI芯片。这对于早年云服务还在快速扩张期的Azure或许不是什么问题,但随着AI芯片带来的成本、性能效益越来越高,对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微软也不得不考虑起这一路线。就以OpenAI为例,虽然与微软达成了合作关系,但据行业分析师预计,维持ChatGPT的运行一天花费就高达70万美元。而现在的ChatGPT在加入了更多的新特性,比如语音功能和插件功能之后,部署和运行成本也在随之飙升。这些成本支出,是很难靠20美元一个月的服务订阅费来覆盖的,相信未来很快就会提高价格。英伟达GPU不好用吗?至于广大云服务厂商都选择了自研AI芯片,并非英伟达的GPU不好用。英伟达以优秀的硬件和更为优秀的软件生态构筑起了一个催生AI应用的沃土,可关键时刻却在硬件这块出现了瓶颈。GPU短缺和涨价给英伟达自己带来巨额利润,却使得云服务厂商不得不考虑其他的选择,比如其他第三方的AI加速器等等。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停下继续购置英伟达GPU的订单,因为哪怕考虑到缺货和价格等因素,英伟达的A100、H100等抢手GPU也能吸引大量客户,毕竟基于英伟达GPU进行AI应用的开发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生态了。所以云服务厂商自研AI芯片的短期目标并非替代英伟达GPU,而是通过提供更多的选择来提高利润,以及为自己其他部门的业务减少成本。以微软为例,无论是旗下的Github、Office、Bing,乃至LinkedIn,都已经推出了对应的AI功能,而这些业务就可以用上自研的AI芯片,微软也会投入精力做相应的优化。
微软的自研AI芯片计划
英伟达GPU不好用吗?
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如何工作?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器件是一种可编程的数字电路,它由大量的逻辑单元、寄存器和互连线组成。FPGA的逻辑单元可以按照设计者的需求进行定制,从而实现各种数字电路的功能,包括计算、控制和通讯等。FPGA的互连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配置,因此FPGA可以实现不同的电路结构和功能。FPGA的工作原理是将设计者编写的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代码综合成电路图,并将电路图烧录到FPGA芯片中。FPGA芯片中的逻辑单元和互连线可以按照电路图的要求进行配置,从而实现不同的电路功能。FPGA的可重构性使其成为数字电路设计和开发的重要工具,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和成本。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采购需要注意那些事项?1.了解应用场景:在采购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不同的FPGA芯片具有不同的规格和特性,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2.选购品牌和型号:在选择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时,应选择知名品牌和适合自己应用的型号。不同品牌的FPGA芯片质量和性能可能有所不同,应选择可靠的品牌和型号。3.注意芯片参数:在采购FPGA芯片时,需要了解芯片的参数,包括逻辑单元数量、时钟频率、存储器容量等。这些参数对于实际应用的性能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4.考虑价格和供应商: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价格和供应商也是重要因素。应选择具有合理价格和可靠供货的供应商。总结:总之,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字电路开发工具,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和成本。在采购FPGA芯片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并注意芯片的参数、价格和供应商等因素。
7月24日消息,两个月前,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公布了《外汇法》法令修正案,将23项与芯片制造有关的设备与材料列入出口管制对象,该政策已经于7月23日正式生效。具体来说,此次被新增列入日本出口管制的半导体设备品类包括:3项清洗设备(铜氧化膜、干燥法去除表面氧化物、晶圆表面改性后单片清洗)、11项薄膜沉积设备、1项热处理设备、4项光刻设备、3项蚀刻设备(湿法/干法/各向异性的高端刻蚀)、1项测试设备。虽然日本正式公布的出口管制政策没有明确将中国等特定国家和地区指定为管制对象,但是日本政府规定除面向友好国家等42个国家和地区之外,其余都需要个别许可。而中国并不在日本的“友好国家”之列,因此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必须获得经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审批的单独许可证后,方可对华实施出口。而单独许可证所需申请文件类型及手续将极为繁杂,其中包括需要追加提交证明用户业务资质、出口产品用途、用户承诺文件等诸多附件资料。因此,业界人士指出,日本该出口管制政策的正式实施,或将影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但是,这同样也将影响日本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厂商的在中国的市场。资料显示,2016-2021年全球及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0%和36%,中国大陆市场增速高于全球。中国大陆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2022年销售额283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26%。2022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市场的营收规模为129.7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727 亿美元)当中占比近18%。根据国际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此前是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按金额计算,到 2022 年,日本将占中国该领域进口金额的约三分之一。显然,日本对相关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实施对华出口管制,无疑将会直接影响到日本相关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厂商的在华收入。7月初,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协会(SEAJ)第二次大砍 2023 年度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估,恐将同比下滑23.0%。有报道也显示,在日本限制新规生效之后,日本供应商向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许可申请数量将增加。*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内容、版权问题,请留言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询价列表 ( 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