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芯片巨头相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韩国要求美国为亏损买单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5-15 15:12

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几乎所有国家都在积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打通本国的销售渠道,在最大程度上,获取利益最大化,任何一个想要实现经济腾飞,都必须和其他国家保持合作,即便是发达国家也无法逃脱这个定律。

然而,有一个国家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打压中国经济,美国不惜违背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脱钩、断供已经成为他们的杀手锏。在越来越激烈的芯片竞争之中,欧美日韩市场损失惨重。而且,在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持以后,欧美芯片巨头相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韩国要求美国为亏损买单。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最强者”的离开

如今的世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普及,各国争相在智能化领域拔得头筹,站稳脚跟。甚至,芯片这种小到需要用纳米衡量的产品,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国争相抢购的商品之一。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中国制造的主营业务就是出口机电产品,而在制造机电产品的过程之中,几乎大部分机器都会使用芯片,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我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球芯片市场之中最大的买家。

然而,在各国越来越激烈的芯片竞争之后,中国改变了市场策略,逐渐取消了一些芯片订单。那么,为何我们会逐渐减少对该产品的购买量?这可能和两方面的限制因素有关。

首先,因为我国国内的产业链转移,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渐减少了进口量,因为,芯片必须与其他产业相配套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它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以富士康为典型代表的电子代加工产业,都在逐渐向东南亚等周边区域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所以,中国制造的芯片消耗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其次,产品消费市场缩小,芯片消耗量最大的就是电子消费产业,例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相较于以往,呈现出了逐渐下降的趋势,所以,在面对消费市场增长动力逐渐减缓的大背景之下,产品销量也是随之逐渐缩小。

二、意料之中的结果

众所周知,一些欧美产业依仗自身发达的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呼风唤雨”,占领了极大的市场份额,但是,风水轮流转,如今这些企业却要收敛自己的锋芒。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外企业会大变样?

举个例子来说,就以美光公司为例,这家公司的主营产品就是存储类芯片,但是在不久之前,该公司刚刚被我国列入安全审查名单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光股价逐渐下跌,而且,从该公司在财报上面公布的数据来看,该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也都相继出现了大幅下降。可以说,他们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滑铁卢。

公司为了渡过这次难关,不得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而他们的补救措施便是大规模裁员。美光公司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5%的员工,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在新加坡实施这项计划。

这也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人面临失业的情况,即使没有被裁掉的员工可以暂时保住自己的工作,但是,也极有可能会遭到降薪,因为,公司总部也无力承担这样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压缩员工的福利,以求暂时的喘息。

三、被牵连的国家

出于地缘原因,韩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一直都非常依赖周边的国家,其中,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重要的合作伙伴。就在美国挑起纷争之前,他们国家一半以上的芯片出口都和中国紧密关联。所以,我国市场对于他们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双方的合作受阻,那么,他们国家也极有可能面临十分糟糕的处境。

但是,天不遂人愿,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四方联盟的干预,他们只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导致了他们的企业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他们也一直在寻找方法,试图补救,但是都收效甚微。不得已,他们将这一损失归结在了美方头上,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他们的希望恐怕得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