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助威,印度半导体卷土重来妄想推翻大陆制造基地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5-15 10:09

半导体行业发展至今,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进行了三次转移。

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企Intel的带领下,我们正式进入到了芯片时代,而美国半导体也凭借这种优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生产以及销售中心。但很快,到了80年代末,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强势崛起,一度让美国丢掉了“芯片霸主”的地位,这其中还发生了美国主导下的日本半导体相关事件,自此日本半导体走上了下坡路。

随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发生了第三次转移。从日本半导体手中开始走向韩国半导体和中国半导体。其中,大陆半导体产业链更是突飞猛进,从2017年的全球5%占比,到去年提升到了17%。很显然,大陆也成为了芯片制造重要基地之一。

不过,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下一次转移的时间很快就要到来,目的地就是印度半导体。给出这样的预测,缘由就是印度半导体有足够的“野心”,而在野心之下,也有许多半导体行业的巨头正在向印度市场上靠拢,如苹果等企业。

除此之外,还因为在曾经的历史上,印度是有可能成为半导体制造大基地之一的。只不过,因为当时印度输给了湾湾,毕竟他们在的基础设施和当地的效率等等方面都是他们的“硬伤”,但是在其他的相关产业群聚上,印度半导体那个阶段并未差很多。

于是,印度半导体打算卷土重来,甚至还妄想推翻大陆制造基地,从他们推出了芯片制造计划,并且呼吁他们在要在半导体领域中完全取代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在这个背景下,联发科站出来助威了——他们表示如果印度制造的芯片有完善的生态,那么他们并不排斥使用印度制造的芯片。不仅如此,联发科还说出一番让人难以理解的话,那就是他认为印度将成为芯片制造中心。

不难看出,联发科对于印度半导体的制造野心很是力挺。

而印度的结果也终于出现了,据公开信息显示,之前印度推出的100亿美元兴建印度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计划,由于申请补贴的窗口期比较短,导致计划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进行申请。在此背景下,印度打算重启这一项计划,并且不限制资金,直到这个资金用完为止。明面上,印度半导体认为是因为他们开启的时间限制太严格,所以才导致了后续的重启。可,在大众的眼中,重启计划已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印度强推的本土产业链计划正在“难产”。

首先,已经申请的少数几家进展并不大。申请者包括韦丹塔公司和富士康的联手,另外是塔塔集团。且看,这几个可都不是半导体行业经验丰富的对象,这说明他们当下推出的芯片激烈计划并没有引进真正想要去搞半导体制造的企业,比如说三星、台积电等企业。

除此之外,还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当下的半导体环境依旧和以前一样需要这些企业谨慎评估,其中台积电就多次表明要评估,到现在台积电都没有宣布要入局印度半导体,反而对于欧洲地区的建厂计划比较感兴趣。

可见,印度本身的“硬伤”就算是重新开启了补贴计划,那么入局者也将和以前一样寥寥无几。

其次,他们想要发展半导体的前提是需要获得其余企业的技术授权。如韦丹塔就一直在和美国格芯以及意法半导体进行芯片制造技术的谈判。就目前来说,结果不是很好。侧面也反应出了,就算他们本土要建设新的半导体芯片工厂也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性。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不吸引进一些本身就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印度半导体想要将芯片产业发展的多好显然是异想天开。可实际上,他们现在根本没有吸引到任何经验丰富的企业。

总之,印度半导体的难产缩影早就体现了,重启计划也不过是让自己面子上好看一点。想这样就取代大陆制造基地真的有可能吗?联发科恐怕是太高估印度半导体了。